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环境观察 > 正文

心怀“国之大者” 狠抓生态环境保护
2021-06-11 11:49:16   来源:中国环境报   评论:0 点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大河的发源地,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屏障”“地球第三极”,青海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原因所在,也深刻揭示了青海心怀“国之大者”,全面深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所在。

  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注的“国之大者”。去年4月在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秦岭生态问题时首次谈到“国之大者”,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国之大者”。在今年1月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他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今年4月在广西调研时他提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此次在青海,他首次明确提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进一步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要求,不仅青海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全国各地也要深刻领会,并结合实际狠抓落实。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始终把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装在心里、落到实处。

  心怀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国之大者”,就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度越完善,落实越有力,成效越显著。要深入改革创新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打深打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

  心怀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国之大者”,就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在新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靓丽底色。为此,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提气质” “净水质” “保土质”。同时,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心怀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国之大者”,就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则是题中应有之义。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方面,努力守好“绿水青山”,另一方面,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大力挖掘“金山银山”。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将绿色生态作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发展依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肩负起“国之大者”,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让祖国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肥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下一篇:环境专项监督长让问题发现常态化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