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财经快报 > 正文

调查称私营业主幸福感最高 无业人员排名最后
2012-12-11 18:05: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最近,“幸福感”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你幸福么?”也成了百姓谈论的热门词汇。近日,江西省宜春市政协委员采取随机抽样办法,在全...

  最近,“幸福感”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你幸福么?”也成了百姓谈论的热门词汇。近日,江西省宜春市政协委员采取随机抽样办法,在全市10个县(市、区)34个乡镇街道40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的1400个调查样本中开展了一次居民幸福感民意调查。

  大多数居民认为“比较幸福”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居民满意度的五个选项,“很幸福”、“比较幸福”、“一般幸福”、“不太幸福”和“非常不幸福”,分值分别为100分、80分、60分、30分和0分。受访居民满意度的综合得分为75.6分。其中,认为生活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居民分别占16.2%和49.4%。认为生活一般幸福的居民占30.9%。而认为生活不太幸福和非常不幸福的居民则分别占3.1%和0.4%。

  在居民幸福感的分项调查中,居民对人际关系最满意,平均分值为88.3分;其次是婚姻家庭满意度,分值为86.1分;政府执政能力满意度分值为85.5分,列第三位;身体状况满意度列第四位,分值为83.7分;住房状况满意度列第五位,分值为82.9分。满意度最低的是收入水平,分值仅为59.4分。

  调查显示:私营业主幸福感最高,无业人员排名最后

  居民幸福感的地域差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会因有朋友、兴趣爱好、不错的工作而感到幸福,农村居民则会因为儿女孝顺、有出息而感到幸福。全市10个县(市、区)中,宜丰居民幸福感领跑全市,分值为85.0分。其次是奉新居民幸福感分值为80.2分,袁州居民幸福感分值仅为69.5分,排在末尾。一位生活在宜丰的被调查者表示:“我给自己的幸福感打高分,是因为宜丰社会治安搞得好,就业好,绿化也好,自然就觉得幸福。”

  居民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女性居民的总体幸福感比男性居民低4.0分。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及身体条件影响,女性居民对家庭、孩子、医疗等问题的期望值比男性居民高。另一方面,女性居民在就业、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又较男性居民劣势。调查显示,女性居民的收入满意度较男性居民低7.8分,工作满意度则低5.5分。

  居民幸福感的职业差异。受访居民中私营业主的幸福感最高,为82.2分。私营业主在收入、居住、精神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幸福感体验尤其突出,人际关系满意度分值为89.5分、居住满意度分值为84.5分。公务员因工作稳定,幸福感排在第二位,分值为80.5分。务农人员因惠农政策好,幸福感位居第三,分值为78.9分。无业(或失业)人员的幸福感排名则靠后,幸福感分值只有67.6分。

  居民幸福感的收入差异。受访居民中月收入在一万元以内的,收入越多越幸福。但月收入超过一万元时,幸福感却会相应降低。月收入在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受访居民幸福感最强,分值为83.4分,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受访居民幸福感最差,仅为72.4分。

  是什么影响了居民幸福感

  在调查问卷中,共设置了收入水平、食品安全、住房条件等20个备选因素供被访者选择。幸福的答案虽然千人千面,但影响幸福的理由却相对集中。

  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受访者不会因收入越高就感觉越幸福,但却会因收入达不到期望值而感觉不幸福。58.7%的受访者选择了收入水平这一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比其他指标值要高出许多。“满意”或“非常满意”目前收入的受访人群仅占27.6%,34.8%的受访居民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希望收入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

  食品安全、住房条件、子女教育、物价问题等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其中,38.0%的受访者选择了食品安全因素,29.4%的受访者选择了住房条件,25.7%的受访者选择了物价问题,选择子女教育的受访者为25.8%,医疗保险、社会治安也是受访者选择率较高的选项,分别为22.2%和22.1%。

  如何让居民更幸福

  对居民幸福感的民意调查旨在将“幸福”这一主观感觉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分析并找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着力点和重点。为此建议:

  一、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建立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把GDP增长指数、CPI指数尤其是生活必需品涨价指数等与全社会工资增长指数相挂钩,大力增加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要加大对城乡公共产品的投入,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适当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和离退休养老金;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幅增加城乡居民现金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夯实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基础。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全面推进社会保险依法扩面工作,扩大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力争五大保险覆盖面在95%以上,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障要不断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让更多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启动残疾人、困难群体等关爱工程;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廉租房建设,使廉租住房受益对象从过去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

  三、加强政府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食品安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提高监管效能,让居民“食无忧”;搞好价格信息服务,规范各环节经营行为,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和哄抬价格行为,消除居民对涨价的担心和恐慌心理。

  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要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一批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态村,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做到城市建设和绿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刘有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明年收入分配改革有望提速 金融、税制等改革待推进
下一篇:媒体称作风转变远非朝夕之功 需有制度保障监督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