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财经快报 > 正文

众和股份大股东陷“钱荒”
2013-08-05 11:20:15   来源:新京报   评论:0 点击:

  众和股份大股东陷钱荒  6月14日,由于因个人借款纠纷被诉,众和股份大股东许金和与董事长许建成父子所持有的32.4%公司股权被北京二中...

  众和股份大股东陷“钱荒”

  6月14日,由于因“个人借款纠纷”被诉,众和股份大股东许金和与董事长许建成父子所持有的32.4%公司股权被北京二中院冻结。近期,这起诉讼将在北京开庭。同在6月14日这一天,许氏父子二人所持有的5667.63万股众和股份股权刚刚被青海高院解除冻结。之前被冻结的原因,也是因“个人借款纠纷”。

  在资本市场上,众和股份总给人以“缺钱”的印象。过去的几年间,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众和股份祭出了发债、定向增发、信托融资等手段。

  由于股权被冻结未及时公告,以及公司与部分信托产品的“关系”,外界对众和股份涉嫌信披违规、涉嫌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的质疑不断。

  众和股份的新能源故事能否成真,投资者并不真正关心。这就是资本市场上的传奇,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寓言:概念就是金钱。

  众和股份的“缺钱寓言”

  众和股份实际控制人许金和与债权人的债务纠纷,将这家公司的缺钱状况彻底暴露。

  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缺钱与这家公司缺钱,本来是两个事情,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不难论证。可以说,许金和的债务纠纷背后,是众和股份筹钱乏术后的极端表现。

  众和股份为何这么缺钱,以至于实际控制人去搞民间借贷而且被诉诸法律?

  众和股份缺钱的故事,像是当下经济发展中的一则寓言:它涵盖了实体经济艰难、产业结构之困、资本市场的浮躁以及民间借贷的危险。

  众和股份以纺织品起家。

  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制造迅速红遍全球,其中最典型的产品就是纺织品。曾几何时,纺织品引发的贸易纠纷让中国商务部与欧盟在谈判桌上挑灯夜战。

  这些并不遥远的故事,既证明了中国制造的逐渐强大,也暗示了中国制造低廉以及利润难以持续的隐忧。

  中国纺织品企业从风光到黯淡,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作为纺织品起家的众和股份,在2006年IPO前一年,曾经以第68名的位置跻身福建民营企业300强。不可否认的是,整个行业在那之后,优势渐失。

  2006年还是A股疯狂的“年代”,资本市场的浮躁想必众和股份感同身受。但资本市场翻越2007年的6000点以及已经迎来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从股市到实体经济,行情日益糟糕。

  曾经有多么风光和曾经有多么糟糕?众和股份2007年的股价超过25元到2008年的股价曾经跌至个位数,是最好的回答。

  好日子似乎一去不返,众和股份与很多企业一样,陷入缺钱的境地。

  但众和股份毕竟是上市公司,其筹钱的门路,要远远多于那些在资本市场门外的公司。

  作为上市公司,发债、定向增发、信托融资这些手段,众和股份都不陌生,而且都采用了。

  2012年7月30日,众和股份公告称拟在不高于5亿元前提下控股厦门帛石不低于51%股权,进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其后,短短6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从停牌时的5.40元飙涨至9.30元,累计涨幅近75%。

  融资的目的,是调整公司的“产业结构”,由一个传统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但真实的目的,应该是挽救股价。

  至于众和股份的新能源故事能否成真,投资者并不真正关心。这就是资本市场上的传奇,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寓言:概念就是金钱。

  对于众和股份的控制人许金和而言,股价的暴涨,显然没有解决缺钱的问题。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民间借贷以及如今的债务纠纷了。

  截至目前,众和股份“产业结构调整”的故事依然还是故事。股市需要故事,但终究需要业绩支撑。

  众和股份的“缺钱”与其转型的艰难,自有其公司具体的原因,也反映出了当下中国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时代烙印”。□王海涛(财经媒体人)

相关热词搜索: 股份

上一篇:国内成品油价今日迎调价窗口 调整搁浅几成定局
下一篇:高级风水师钓鱼式培训两天收五万 号称可年挣百万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