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道德与法 > 正文

【转型中国】让市场听到法治的脚步声
2014-11-05 03:13:13   来源:新产经   评论:0 点击:

  田享华  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
  田享华

  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23日发布的会议公报,28日发布《决定》全文。

  不过一万多字的《决定》提到经济的地方只有几处,而且通常一笔带过,并没有涉及很具体的经济政策。比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比《决定》,反而是字数不多的公报有一些经济内容值得回味。

  在公报上,比较集中谈到经济的主要有两段话,一段是开头部分: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这几乎是一段描述性、介绍性的话,看似直白,但也要知道,四中全会的主题虽然是依法治国,但它也是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党报告这一年重大工作的契机,这里面当然会包括经济形势。公报如此措辞,意味着中共中央委员会是认可这一年来中央政治局的经济方针和政策,尤其是让市场听到法治的脚步声的深意。具体而言,它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新常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GDP增速不再是原来常见的两位数,甚至还有逐步下滑的趋势。今年一二三季度GDP增幅波浪形的走势牵动人心,尽管人们对新常态这个概念逐渐熟悉,但是评价中国经济的参照系还是“老常态”的,所以中国经济与时俱进,评价它的指标体系也需要推陈出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曾这样分析说,中国经济“新常态”首先就是经济增长进入了7.5%左右,但是较过去低的增长量绝不意味着“衰退”,相反,这种“低”是扣减了经济运行水分之后的真实经济增长,是一种更有质量、更有效率的增长。这个解释也被高层所接受,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欧时谈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他坚持基本的判断,“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运行总体平稳”。

  李克强特别强调,现在7%的增量相当于、甚至高于过去10%的增量,也相当于一个中等经济体的规模。其实,上半年GDP增长7.4%背后还有一层值得解读的深意,此番经济增长的质量要比过去更好,它不是依靠大水漫灌带来的数字,而是在多行业宏观调控,强调提质增效的背景下实现。

  从公报这段措辞中的“适应”就可以看到两点深意,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另一方面,决策层适应新常态。而这两点都被中央委员会乃至全党所接受。

  第二,“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宏观调控在近十年来都是政府高频词,如何创新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面临的重大课题。此前的一些经济决策,曾经被归纳为“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种调控显然已经遭遇越来越多的诟病。此前为了刺激经济推行四万亿的计划,尽管短期振奋了市场,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如今“三期叠加”的因素之一就是消化库存的刺激政策影响。

  正因为如此,本届政府在调控经济的时候,尽量不使用“有形之手”,也不大水漫灌。哪怕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李克强所推出的更多是“微刺激”,首先向改革要动力。比如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投资增速下滑的问题,如果走老路的话,那就是上马“铁公基”、刺激房地产。但是最终决策层采取了“创新手段”,没有采取简单的政策,宁愿面对市场与市民在信心和气势上的亏欠。

  李克强所看重的是定向刺激、微刺激,这种方式无疑会收效略慢,但却能避免许多副作用,否则一旦开闸放水,大量资金一定会涌向房地产或者其他过剩产业,那样转型升级的努力很可能前功尽弃。

  第三,“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今年破解难题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的过程。从今年1月22日至今,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了五次会议,均由习近平主持,主题包括政治、经济等领域设计改革方案。有媒体统计,截至9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列出的60项改革任务已经启动39项,这里面一些重大举措就是在破解难题。

  比如在城市化过程中,长期被忽略权利的流动人口,他们市民化的需求在今年7月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不断兑现,在全国推行居住证制度、在特大城市推行积分落户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又比如关注度较高的国企改革,日前,第一批试点改革的央企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三项职权的方案经国资委审议已基本上通过,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无疑,这些改革的启动,会有助于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同时扩大社会资本的投放领域。

  李克强10月24日还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为社会有效投资拓展更大空间等事项,这是日积月累的经济难题。李克强担任总理以来已经很多次为社会资本呐喊,而政府在其中,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就是积极破解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政府有几个政策高频词,那就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很多人认为惠民生就是加大投入,把公共资源用在老百姓需要的领域,这话倒也不假,但是巧妙将钱花出去、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也是种智慧。比如,近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部门负责同志会议,要求瞄准群众急需、迟早要干的薄弱环节,年内在水利、环保、信息网络等领域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这些既可以保障民生,提高和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水平,同时也能带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公众要改善生活也要乐于消费、敢于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我国的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始终还缺一把火。为什么会如此?它不仅仅与信心有关,还有后顾之忧的因素。传统文化观念上,多数中国人并不习惯负债消费、超前消费,原因是心理上对未来不确定性缺乏把控,这就包括子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忧虑。

  这些恰恰是政府大有可为的民生领域,当公共资金大量投入到这些领域,缓解公众的焦虑,让他们放下心来,那么享受当下的生活,不必为将来惶恐,消费这驾马车就会得到有效提升。最近,全面放开公积金的异地购房申请,这种制度性的改革显然会释放相当一部分购房需求,这对房地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链都是重要的利好。类似通过改革就能释放红利的领域绝不限于此,只要顺着民心,消费的改善大有空间,而这也能形成一举多得的局面

  在公报的结束部分,再次提到了经济内容:“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

  回到四中全会以及本文的主题,其实无论是中国进入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破解发展难题,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都离不开基本的法治环境。因为市场经济乃是法治经济,缺少法治的护航,中国的市场经济有可能会变形、扭曲。市场的自由运转与市场的良好秩序,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清除干预市场的腐败行为,都需要依靠法治来加以保证。唯有依法治国的脚步声临近,所有关于经济的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相关热词搜索:脚步声 中国 法治

上一篇:国家网信办:用法治规范网络空间行为
下一篇:袁曙宏:领导干部不能对别人讲法治 对自己搞人治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