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环境观察 > 正文

【转型中国】治污不能“等风来”
2014-11-05 03:26:06   来源:新产经   评论:0 点击:

  《新产经》记者 徐广忠  2014年的第一场雾霾,比去年来的要早一些,秋风尚未刮掉树上的黄叶,华北大地便笼罩在雾霾之中。  10月对...
  《新产经》记者 徐广忠

  2014年的第一场雾霾,比去年来的要早一些,秋风尚未刮掉树上的黄叶,华北大地便笼罩在雾霾之中。

  10月对于北京来说是个黄金季节,可惜今年近一半却是在雾霾中度过的,让很多活动都受到了影响。

  《新产经》记者发现,在雾霾的笼罩下,很多人戴上口罩出行,甚至在北京的马拉松比赛中,有的运动员也戴上了各种各样的口罩,成为本届比赛一个不和谐的看点。

  在雾霾天气下,很多人都在期待着大风的到来。《等风来》是一部电影的名字,而随着 雾霾频繁来袭,“等风来”也成为饱受雾霾之苦的百姓的热切期盼。

  网友“夜猫”发帖称,环境污染这么严重,雾霾天气能好吗?空气污染源不能根治吗?企业污染排放不达标,环保局是不是不喘气呀?

  也有网友把各地拍摄到的焚烧秸秆和污染企业的大烟筒发到网上,并指责其污染环境的行为。

  除发牢骚外,雾霾的频繁出现,也让一些人产生了恐慌心理,甚至有了逃离的想法。

  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北京某家电公司上班的王刚(化名)递交了辞职报告,并提取了自己的住房公积金,搭上南下的高铁,去了苏州。

  其实他的这一想法在去年就有,但一直没有行动,而这一次,似乎要和北京永别。

  这一行动也很需要勇气,对王刚来说,前年买的房子今年才装修入住,女朋友还在北京工作,只能等他稳定后才能过去。

  “其实南方也有雾霾,但比北方要轻得多”,王刚告诉《新产经》记者,“那里的工作机会很多,创业条件也很宽松,相比北京这座城市而言,竞争也没那么激烈”。

  牵一发而动全身,离开意味着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对于北京这座城市而言,一部分人的离开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大多数人依然还得在雾霾中坚守。

  留下也有留下的办法。因持续重度的雾霾天气,一波“雾霾经济”正在迅速兴起。口罩、空气净化器等成为防霾用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的产品。数据显示,淘宝平台上的口罩销售同比增长180%,而最早打出“防PM2.5”旗号的品牌“绿盾”更是连续两年成为民用口罩销售冠军。除此之外,多种产品,纷纷或打或贴上了“防雾霾”的标签,争抢“雾霾经济”这块大蛋糕。同时,雾霾也催生了海南等地的旅游热潮与房产投资热潮。

  雾霾对于中国经济,已绝非单纯的口罩或空气净化器生意那么简单,尽管这些被戏称为“雾霾经济”的生意是对环境恶化最轻快的回应,但实际上,从GDP、CPI和财政赤字等宏观经济数据,到能源、钢铁、房地产、农业等代表着经济神经血管的产业经济,再到天然气、水资源价格等财税政策变革,雾霾正悄无声息地深入中国经济脉络。

  《新产经》记者在各地采访中发现,由于受利益驱动、地方保护等原因,一些污染型企业得以长期生存,而违法成本低,监管不力也为这些企业野蛮生长提供了土壤。

  在内蒙古一些地区,由于罚款成本比治污成本低,有的污染企业越罚越大,而上马一条环保设备要上千万元,运行成本也很高。

  在东北,某上市公司因违法排污被环保部挂牌督办,而地方政府在处理中,只是处以几万元罚款了事。相比之下,企业宁愿接受这种“罚酒一杯”似的处罚而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用在污染治理上。

  在这种粗放式增长模式下,环境不断被污染。过去十多年里,中国GDP规模翻了两番以上,但是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污染代价,高增长靓丽数据的背后,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尽管早在几年前,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呼声很高,但最终由于地方政府的阻碍,没能取代现有的GDP政绩考核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建议,国家应将污染治理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政绩过去是以GDP为标准,现在可否选部分空气污染严重的大城市,将治霾成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如果雾霾有所控制,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即使GDP没有多少增长,这样的领导也是好领导。

  专家认为,PM2.5数值创“新高”与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结构的调整不到位、能源结构过度依赖煤炭有很大关系。因此,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是降低PM2.5的必由之路。转变的要求是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

  据亚洲开发银行与清华大学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雾霾治理短期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较大。经济学家房四海表示,雾霾治理无疑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影响,他预测2014年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治理会导致GDP增速降低0.5个百分点,此前他对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为7%。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也认为,雾霾事件有可能成为影响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制定的重要因素。

  而经济学家左小蕾则认为,雾霾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的说法是非理性的,雾霾治理只是让经济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雾霾治理的实质是中国经济的“去泡沫化”,只能证明过去的增长并非实质性的增长,而现在经济学界越来越多地把环境治理纳入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变量,是对过去错误预测泡沫的“去杠杆”。

  去年9月,中国出台“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设治霾时间表:到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今年1月,全国31个省份立下“军令状”,设定PM2.5或PM10年均浓度下降目标。此外,中国还将致力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65.7%,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传统用煤技术造成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环保部透露,自2014年起,环保部将督导各省(市、区)分解大气“国十条”目标任务,并使之与“乌纱帽挂钩”,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年雾霾的频繁出现再次让群众很失望,很多人还担心污染治理的力度和效果。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 雾霾天气进一步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要彻底转型的时候,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应加强执法监管,严惩违法行为,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切实减少重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人们期待最终“烟消云散”的一天,而不是靠风来解决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上一篇:大气污染类举报案件八成未查处
下一篇:环保部派出16个督查组对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